文章分類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有求必應真是神的表現嗎?

最近有一個朋友接觸教會多年,但是一直沒有洗禮,我也處於"半放棄"狀態,不再太過關心他的洗禮進度。我想這是給朋友一個選擇權的尊重,不過她的生活一團糟,人也極度不快樂,我們再一次邀請他和傳教士接觸並且重新上慕道友課程。

為了我部落格不是教友的格友,我要解釋一下"慕道友課程",我們教會的傳教士,會四處找尋想要認識我們教會並且洗禮的人,但是並不是想要洗禮就可以馬上洗禮,而是必須先和傳教士上過約6-10次的"慕道友課程"內容主要了解教會的基本教義,了解耶穌基督,教會的誡命等等。有時,可能只是想要了解教會到底在做些甚麼,也可以請傳教士到你家裡為你解釋,或者來到教堂上課,如果你也想要了解歡迎你攔下路上騎腳踏車的傳教士,他們會樂意為你安排,也可以找你身邊的教會教友。
我們很清楚,真正能幫助一個人的不單是另一個人,或者傳教士本身,而是神的福音,所以傳教士在慕道友課程上一定會提出洗禮邀請,希望這位在上課的慕道友可以洗禮。
OK,言歸正傳,我的朋友,聽到我們又再次邀請他洗禮,他告訴我們他不願意洗禮的原因,他說:在台灣的神,只要奉獻一些祭品,就會給予一些回饋,要財有財、要甚麼有甚麼,你們的神卻不一樣。
有時,祂給的答案卻不是我們想要的....
這令我想起一部電影,「王牌天神」

故事大綱就是一心向要當一線主播的布魯斯卻不能如願,他老是被派往播報一些溫馨、輕鬆卻不重要的新聞。


這點讓他很沮喪,常常抱怨神,這一天,他被解職,又因幫助別人而被毒打一頓,對神的抱怨,簡直到了極限。
天神聽到他的抱怨,決定給他機會,讓他當兩周的"上帝"

當兩周上帝的布魯斯,為自己謀得主播位置,卻使水牛城有許多災難,為了與女友有一個浪漫的夜晚,日本的漲潮又多了幾起災難....
直到一切似乎不可收拾,他開始檢視自己應該做的事,他用心訓練狗狗如廁的橋段,讓我不論看了幾次,都會動容。布魯斯的女友已經離開他,卻在每天為布魯斯祈禱。
祈禱...,當了一周多的"天神"布魯斯卻毫不知情...
直到好友的提醒....
這個故事,雖然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教會教義,但是的確在許多部份上傳達了神的愛。
天神的工作,看來就是不斷的"拖地板"、"修燈泡"...,和我們印象中的"王"很不一樣。
但是,這不就是贖罪的真諦...,神在我們犯錯後,只要我們真心悔改,神會彌補我們的過失,要我們為過去的錯所禁錮...
神的功能有時就像父母,為尚未學會吃飯的孩子無怨無悔的洗衣、拖地,因為有一天孩子會長大,他總有一天會學會如何吃飯....
有時,我們的祈禱和需求就像一個不斷要糖的孩子,但是,當父母的更清楚,一直吃糖對孩子不好。
所以,我們的有求必應,是真神的表現嗎?
我和我的朋友說:你只是聽別人說,在廟裡拜拜獻供品就會得祝福,你真的這麼作而得到見證嗎?抑或只是四處觀望,像在菜市場挑菜的媽媽,猶豫在一斤5元和一斤3元之間?
我在傳統家庭長大,我也知道,台灣的神很正義,很愛台灣的每個人民,通常也給他們很好的照顧,絕對不只有求必應,至少,如果我們生氣要求神殺了某人,他不會照做,我們要求樂透得大獎,他不會照做,因為這樣,我知道,他是正義之神。
我們對神的看法是甚麼?
我們知道神對我們的期待又是甚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