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失意的電影編劇,在一場大雨中被沖入洪水內。沒想到昏迷起來後一身的狼狽外,他還失去了記憶。
「我是誰?」連主角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住在羅森鎮的哈利知道。羅森鎮就是她昏迷後醒來所走到的鄉鎮。這裡純樸的鄉鎮,看似與其他鄉鎮沒甚麼不同,但是他在戰爭中幾乎貢獻了所有鎮上的壯丁,不死即傷的年輕一輩讓鎮裡的氣氛十分低迷。
(哈利看到他,驚覺自己生死未卜的兒子回來了)
哈利誤認為失憶的他就是路克,他那生死未卜的兒子,於是他變成路克,開始了他的新生活。
路克重振哈利了家族事業,一座電影院,而他重振的不只是這個,也重振了整個鎮的心。有一幕深深打動我的心,就是他們將紀念為國殉身的年輕人而鑄的銅像,由黑暗的地下室放到戲院門口,每個人拿出自己的罹難親人勳章,嚴肅又莊嚴的氣氛令我動容。
但是這一天終究會到,他拾回他的記憶,他不是路克!原來他本是一個電影人,難怪他對電影事業如魚得水,拾起記憶後,他的過去追著他而來,原來當時他莫名其妙成了"共產主義"的擁護者。在當時的美國,他遭受無情的批判。他是彼特艾波頓...
這個充滿資本主義行徑的男子,因為追求美女而變成共產社團的參與者,本來是沒有甚麼的。但是在政治清算下,他成了犧牲者。而彼特艾波頓也決定順從這樣的遊戲規則,決定道歉了事。
「路克的女友」可不這麼想,他們鎮上青年拋頭顱灑熱血維護的不就是自由民主的美國嗎?那麼,就算加入共產黨又如何?我們不是本該擁有自由?
理想是一回事,現實的考驗又是另一回事...
這將是彼特艾波頓的決定,
東森洋片台常常重播,一定要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