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這一部電影-回到17歲
故事大綱是一位前途看好的籃球隊隊長,在17歲的高三年紀,與女友有了愛的結晶。
他要如何抉擇?
捨棄女友取得他舉手可得的大學,球評就在場上等著他的表現。
還是放棄大學與親愛的女友開始新的生活?
他決定為愛犧牲。
但是再來的20年他都不開心....
他的口頭禪-要是想當年.......
他得到了那個『想當年的』的機會。
跳脫了原本的角色,他才知道,犧牲的不只是他....,倒是他錯過了家庭的參與,只是不斷的抱怨和自怨自艾....
到了抉擇時刻,他發現.....
他並不是想重新他的人生,而是要重新與他所愛的她,重新找到他們的愛情。
有時我們即使做了最正確的決定,仍會非常多:『如果做了不同的決定的話....也許就.....』
我洗禮成為基督徒,說真的,不是一個隨性的決定。但太多個午夜夢迴,我想,如果我不要洗禮....,我想如果我不要讓太多人知道我是教友....
但是,宗教已經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的信仰,我無法抽取任何一方而保有我的完整。
我的部落格曾經刻意抽掉有關福音的分享。
我知道,20年後我現在的決定還是最正確的。
大家聽好了,我是基督徒...
我是認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