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真愛旅程 - 走不出的困境,沒有開始就結束的旅程
最近看一部電影真愛旅程,這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 - 真愛旅程,為什麼用特別兩個字,這部電影平鋪直敘的演出一個面臨困境的家庭想要跳脫原本的禁錮但是沒有成功的故事。
故事中的女主角,感受到丈夫並不滿意自己的工作,於是提出移居巴黎的建議,這建議振奮人心,讓一家人充滿期待。
鼓舞的力量讓丈夫的事業反而順遂了,夫妻的感情也變好,沒想到女主角因此受孕了。
眼看這趟旅程就要泡湯,他們開始彼此責備,整部電影的重頭戲就是夫妻兩個好真實的吵了一架,在電視機前面的我都感到不安了起來。
故事的結局並不快樂,妻子決定拿掉孩子,也因此喪失性命。最特別的是,故事主角的鄰居和朋友們因此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們可以放鬆地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那是一部發人省思的電影,值得認真把他看完一遍。
女人依附在男人羽翼之下,是一個牢不可破的傳統觀念,但是依循這樣的生活方式就一定幸福嗎?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就感受不到幸福,於是他們想要突破藩籬移居國外時,他們反而感受到期待的欣喜。
他的朋友就不這麼認為了。有一幕是當他們將這樣的訊息告訴朋友,他的朋友在當晚討論起來,其丈夫譏笑這樣的決定太過魯莽而且不可行時,其妻子嘴上說這真是讓他鬆了一口氣,因為她也這麼覺得時,心中其實因為期待自己也能突破這樣的藩籬但是清楚自己做不到,在落寞與忌妒的交織情緒中潰堤大哭。
"別做無謂的胡思亂想"、"我們不可能做得到"......這樣的觀念將人限制在看似正確的路上,真的正確嗎?
即使是最正確的道路,但是若路程中那是唯一的一條,走起來多麼令人沮喪....
人說,最光明的時代也是最黑暗的時代,我想指的就是現在吧!當是非對錯在世界被打破後,人們終於可以自己做任何決定。不要評論對與錯,不論自己怎麼決定,都不再是必須這樣,一切真的由自己作主。
前幾天看電視的新聞有提到一位年輕的殺夫女子鄧如雯,她因為被性侵在社會的傳統觀念下,被迫嫁給性侵自己的男子,在重重壓力下,她終於決定殺了丈夫,成了台灣第一位殺夫上電視而出名的女子,也因為社會的觀念進步到可以接受她的殺夫無罪而曝光。那是1993年的案子,也就是在不久的17年前。
在不太久的過去,民權高漲的美國,女性在1920年才有投票權,那甚至是不到100年前的過去。
社會用過去的人們不能預期的速度開放著,好的和壞的一起在這進步的時代中往前衝,我們這時代理所當然的很多事,在過去多麼難以想像。
就像電影中的女主角提出,她願意在移民歐洲後,出外工作,讓先生慢慢找到自己的喜歡的工作,這樣的想法在現代多麼平凡,但是他們那個年代想都不敢像。
12/7日公視播出爸媽冏很大,提到"奶爸"的議題(http://www.maplestage.com/node/4895/%E7%88%B8%E5%AA%BD%E5%9B%A7%E5%BE%88%E5%A4%A7-20101207-%E8%80%81%E5%85%AC%E6%98%AF%E5%A5%B6%E7%88%B8!-%E5%AD%A9%E5%AD%90%E7%9C%9F%E7%9A%84%E5%B8%B6%E7%9A%84%E5%A5%BD%E5%97%8E?/),丈夫參與教養甚至是個現在還被鼓吹代表並不普及的議題。
但是,一位全職奶爸的現身說法,讓大家對於這位自信的奶爸有更多尊敬,男子汗流滿面才能餬口的觀念被打破,我們看到更多元的家庭型態。
我看見一個勇敢的家庭,他們勇敢走出自己的路,一條和社會觀感不同的路。並且樂在其中。
正確的路不是非走不可,神所賜的該是這樣的勇敢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