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看到想要推薦的好電影了,有些電影發人省思但是...不一定好看,有些電影好看但不一定有內容,這部電影很難得的擁有這兩項特質。
電影改編至真實故事,一名記者與街頭遊民交叉出的美麗火花。而這張相片就是這位遊民的真實相片。
故事開始至記者受傷,得到一個小小假期,當時文思枯竭加上在街上聽到一個動人的小提琴聲,於是決定一探究竟。
這位遊民其實曾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生,卻因精神上的病痛讓他離開學校教育。甚至成為遊民。他撿到一把只有兩根弦的小提琴,他彈奏著,而他的願望很簡單就是希望可以補足另外兩根弦。
記者非常專業,不但找到遊民在茱莉亞學院的學籍還找到他的家人,並且寫出這篇報導。
沒想到引起回響,一位年老的婦人將自己的中提琴送給這位遊民(因為其實經過家人證實知道他本來的主修是中提琴)
拿到琴的記者,決定拿著琴引誘遊民到"明燈"看得出那是一個遊民的暫居所,希望他能脫離遊民的危險生活,甚至希望治癒他。
當他不如預期的好轉,記者簡直想要放棄遊民,而"明燈"的精神醫生告訴記者,他們有時需要的是朋友。不是藥物...
就在記者執著需要醫治遊民的念頭和行動中激怒了遊民,他動手攻擊了記者。
讓記者更看清楚了自己的錯誤,他轉而決定單純當遊民可信賴的好朋友,遊民開始打開心胸,接受本來對他而言困難的挑戰,例如住在幽閉的小房間,例如待在收留所...
而他們因為一篇報導當開端,成了一輩子的好友。
說真的,這不容易。因為教會的關係,我們有時要探訪教友。有些教友在加入教會後不久離開,有時看到他們可能過得不夠好又沒有改善時,我會很沮喪。
我常常忽略了,探訪不是改當教友的 " 神 " 不能為他改善甚麼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就是看不開,因為沮喪,我會要求領袖讓我不要再探訪她,我連當她朋友都做不到。
是驕傲惹的禍吧!...
是心急惹的禍吧!...
學著耐心、學著謙卑、學著在每一次的錯誤之中擷取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